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記者 段羅君 通訊員 童耀南 王文杰
博物館、小酒館、牛肉館、龍蝦館、日料店……
你能想象嗎?一個潛藏在大山深處的小鄉村,有比肩城市的功能配套,能在田園風光中體驗別樣的生活樂趣。
今天(6月29日)上午,中國淘寶第一村臨安區昌化鎮白牛村迎來了白牛牛文化博物館、古樟牛肉館、星月小酒館的開館儀式,標志著該村在推動業態完善、提升村落景區能級上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步。

白牛是一方創新創業的熱土,有濃厚的創客基因。2007年,白牛村潘小忠等村民大膽嘗試,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山核桃等農特產品銷售,從此開啟了白牛村邁向電商時代的騰飛之路。目前,該村共有電商企業68家,創造了一年4.7億銷售額的白牛奇跡。

近年來,白牛村以臨安區八線十景為牽引,圍繞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主線,以互聯網+為引擎,讓白牛村插上數字云翅膀,建成云上白牛示范型村落景區。去年以來,更是在提升村落景區整體能級上下功夫,通過運營招引,完善功能,豐富業態,積極打造游村落景區、住山鄉民宿、吃唐昌風味的旅游線路,讓共同富裕的美好藍圖照進白牛百姓的美好生活——如今,白牛包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可口小吃,每日訂單供不應求;忖上料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品嘗星級大廚的精湛廚藝,隨時體驗鄉村日料的美味;樟樹下·等風來民宿、二牛龍蝦館的先后開業,不僅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,更讓云上白牛成了網紅打卡點。

今天開館的牛文化博物館總面積500余平方,分為西、中、東三個展廳,共有牛文化藏品42件,面積不大,布局精致,藏品精美。杭州星玥文旅負責人羅星玥介紹,西展廳主要展示白牛的歷史文化、風土人情、發展歷程,便于村民、游客更加了解白牛、熱愛白牛、宣傳白牛;中展廳搜集了古今中外不同時代、各種材質的42頭牛文化藏品,體現了當代為民服務孺子牛,創新發展拓荒牛,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白牛精神;東展廳兼有臨時展覽和交流互動等多種功能,為游客帶來更沉浸式的體驗。

星玥文旅能夠情定白牛,緣于一場偶遇。
4月底,在朋友的介紹下,羅星玥帶著家人來到白牛等風來民宿游玩,被白牛美麗的山水景色與深厚的人文底蘊所吸引,當下決定在白牛村投資興業。從規劃布局與業態考慮,從民房租賃到場地裝修,向來風風火火的羅星玥帶領團隊扎根白牛2個月,僅在硬件設施上就投入300余萬元,并在軟件上下足了功夫:牛文化博物館的藏品定期更新、流動,牛肉館的食材選擇從貴州空運,小酒館更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特征,周末有歌手駐唱……白牛的風土人情讓我特別親切,有‘家’一樣的感覺,作為投資商,我們也想通過業態的植入,讓白牛煥發新的活力與生機。羅星玥說。

‘云上白?!痉缎痛迓渚皡^是我們‘e起?!h建聯盟推出的研學路線的重要版圖。昌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,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上提出,要深化以集體經濟為核心的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,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城鄉一體化,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省。接下來,昌化鎮將錨定強村富民、共同富裕目標,深化兩進兩回,以鄉村人才之力推動村落景區招商運營,做好一村一品文章,讓老百姓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,有更多、更直接、更實在的獲得感、幸福感與安全感。
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,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、復制、摘編、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,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。